油畫作品名稱:
名稱:《查士丁尼及其隨從》
創作時間:公元547年
尺寸:264×365cm
類別:馬賽克鑲嵌畫
收藏:意大利,拉文那,圣威塔爾教堂
這幅作品是拜占庭美術第一次繁盛時期的產物,是圣維塔列教堂的鑲嵌畫。這座教堂裝飾華美,尤以其精美絕倫的鑲嵌畫譽滿世界,而此畫即其中最精美、最著名的一幅。這幅作品描繪了查士丁尼皇帝及其隨從手捧圣餐杯盤和祭品向基督獻祭的場景。這是為帝國歌功頌德的紀念碑與英雄史詩,是拜占庭帝國政教合一的社會典型產物。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拜占庭裝飾藝術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集中體現了拜占庭教堂鑲嵌畫的藝術特點。
◎整齊的人物排列,明快的色彩渲染,世俗王權的神圣化。
油畫作品欣賞:
這幅美術作品,屬于拜占庭藝術風格。拜占庭藝術是指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之后,產生的一種基督教美術風格,因為以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拜占庭”為中心而得名。拜占庭繪畫藝術,在西方美術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拜占庭風格的鑲嵌畫,造型獨特,色彩明快,具有很強的宗教色彩,在鑲嵌畫中獨樹一幟,備受后人關注。所謂的鑲嵌畫,是一種獨特的繪畫品種,就是用許多細小的彩色大理石、金銀、珠玉、玻璃、石子等拼貼鑲嵌而成的畫作。公元525至547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進一步鞏固了基督教的統治地位,并常年發動戰爭,一心想恢復往日的羅馬帝國,擴大帝國的領土面積。為紀念光復臘文納的勝利,他下令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圣威塔爾教堂,這幅表現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廷臣們的鑲嵌畫,就是這座教堂中的裝飾性壁畫。
畫面以黃色的馬賽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位于畫面的中心位置,他頭戴鑲嵌著珠玉的帽子,身穿紫紅色長袍,長袍上有金光閃閃的圓形飾物,手上捧著裝盛圣水的器物,表情威嚴而自信。他的左邊,是兩個身穿白地朱紅色服裝的貴族,可能是他的重要近臣,看上去忠誠而謙恭。再左邊是五個手里拿著矛、盾等武器的年輕侍衛,都虎視眈眈的,看上去機警而勇敢。在查士丁尼的右邊,是身穿白、黃色的衣服的大主教馬克西米爾,他手里捧著一個象征基督教的小十字架,衣服上還畫著一個十字圖案。在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之間站的略微靠后的據推測是阿爾罕塔利亞。再右邊是兩個助祭者,一個手里拿著精心裝飾的《圣經》,一個提著教會中使用的油燈。整幅畫前后一共12個人,正好是基督教十二門徒之數,畫面濃厚的宗教色彩可見一斑。而畫中的皇帝顯然是以耶穌的化身自居,當時,查士丁尼大帝大力推行基督教文化,想以此凝聚人心,為恢復古羅馬的輝煌而奮斗。
畫面的構圖是水平一線的模式,人物都站成一線的正面排列,站立得極為整齊,并且高低相差不大,肩部水平,腳步都站成“八”字形的步子,看上去客套而呆板,顯然是舉行某種儀式的場面。人物的身體比例都明顯拉長,好像都是踮著腳一樣的不自在,但是把身體的修長線條表現得流暢而奪目。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畫家著力表現的不是人物的具體形象,而是一種神圣的宗教化的威儀和肅穆,不管是什么人物都籠罩在神圣的光環中。畫工的目的仿佛是把查士丁尼大帝的威儀形象神圣化、宗教化,從而使世俗王權神圣化。這幅畫的色彩極為明快、講究。查士丁尼的衣服顏色集中了白、紫紅、金黃幾種顏色,其中以紫紅色為主色調。而他左邊的兩個大臣身上描繪有大塊的紫紅色;右邊的主教身上有大片的金黃色,都與查士丁尼大帝衣服的某種顏色一樣,這似乎也代表一定的寓意。整幅畫白、紫、煙黃、青、紅諸色交替搭配,明快、醒目,構成了這幅鑲嵌畫最突出的藝術特色。畫面的背景也極為講究,背面是金色的馬賽克,頂部有裝飾精美的圖案裝飾,底部是青綠色,優美、莊重。
《查士丁尼及其隨從》是拜占庭裝飾藝術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集中體現了拜占庭鑲嵌畫獨特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