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肖像不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細膩的寫實和技巧的嫻熟,更應該在肖像繪畫中注重對生活本身的情感體驗,以及肖像本身的內涵和繪畫語言諸因素的推敲。只有依靠長期的觀察和辛勤的藝術實踐才是油畫肖像的根本。
[關鍵詞]油畫肖像 塑造形象 人物構圖和色彩 以形寫神油畫肖像全盛時期的文藝復興時期,崇尚人文主義,杰出的油畫肖像家達芬奇、提香、丟勒、委拉斯開茲、戈雅、倫勃朗、大衛、安格爾等,都善于表現人物的喜悅、痛苦、哀傷、煩惱等各種姿態與表情。每幅肖像作品都要經過一番艱苦的藝術構思才能創作出來,其中人物動態、明暗調子等處處都顯示了藝術家們獨到的匠心。
任何具體形象的塑造都離不開形式美感、結構和色彩的處理。在于塑造每一幅肖像時,畫面首先要有很高的統一性。在肖像作品中,構圖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審美規則,更是與人物的一種特殊心理和情感的互動。構圖時要把握住整體的安排和局部的處理,人物的每處結構、用線以及用色等,都要做到條理清晰。在畫面中先構想出對象所處的空間位置,反復推敲人物的動作姿態、環境與人物的組合的位置關系,以確定人物造型特征以及神態。在整體觀察、認識和表現對象的時候,要時刻考慮畫面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以及光線、畫面中黑、白、灰關系的搭配,并根據對象的特征,合理地將人物安排在畫面上。注重畫面整體色彩感的和諧和色調的統一十分重要。人物一般由膚色、發色、服色等基本幾大色塊組成,確定大的色塊、明暗關系后,再逐步細化色彩,這樣會使表現的層次更加豐富、微妙。人物局部同類色之間的比較也就顯得必不可少,如面部額頭、嘴巴、耳朵、鼻頭、鼻翼、下巴等處色彩都不一樣,有冷有暖、有明有暗、有鮮有濁。
運用色彩造型表現被描繪人物的形體,主要還是運用明暗色調,通過色彩的明度和補色的對比關系來實現。這需要對人物的受光面和背光處以及中間過渡色彩進行觀察分析。找出它們在人物中的不同深淺、強弱、冷暖色差,通常情況下,變化比較多且難以觀察和表現的的是中間色,這部分色彩不明確、難分析,表現時,要對照亮部和暗部來看,而且背景色彩往往不能忽略,色彩處理不好,即使人物表現得立體感再強,畫面也會失掉立體感,因此,油畫肖像之所以能將嚴謹的素描關系轉化為單純而豐富的色彩關系,主要還是得益于對人物形象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對其色彩規律的理解。
肖像本身是要真實地再現對象。人物的個性、精神狀態必須鮮明而生動,兩者缺一不可。有理論家說,看到一張優秀的油畫肖像就等于知道這個人的傳記。因此,油畫肖像追求形神兼備,重視對傳達人物神情的五官刻畫,選取人物臉上最能反映出其內心世界、精神氣質以及時代烙印的細節加以重點描繪。形神兼備僅為畫肖像的一個基礎,一幅好的油畫肖像其境界品味、精神力度、情感力度才是畫面的終極目的。它要求對人物的容貌、體型、情態、服飾及背景燈要做真實生動的描繪,既要形似,又要表現人物個性的“以形寫神”,更追求能表達人物的思想和靈魂的“寫心”,因為“寫心”才是對“傳神”的更深一步的理解。雖然形與神在概念上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在具體繪畫過程中,形與神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神”必須通過有效的造型手段變為可視的現象語言才能體現出來。傳神的基礎來自于形,然而形似神不似未有入骨,神似形不似像有骨無肉。只有深刻的理解人物內心世界與生活環境,深入地了解和熟悉對象的性格、氣質及外貌特征后,才能運用造型的手段確切地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整體感受,從而表現出人物最佳的精神面貌。
油畫肖像不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細膩的寫實和技巧的嫻熟,更應該在肖像繪畫中注重對生活本身的情感體驗,以及肖像本身的內涵和繪畫語言諸因素的推敲。看似對人物隨意的安排,實際上是更高層次的把握。只有依靠長期的觀察和辛勤的藝術實踐才是油畫肖像的根本。因此,研究和探討油畫肖像這一繪畫題材對于更好的理解油畫肖像藝術是十分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