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紐約時間5月5日,蘇富比拍賣會上,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于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王中軍在在拍賣會上

畢加索名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5月7日美國紐約時間本周二(5月5日),在紐約蘇富比的拍賣會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于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Femme au chignon dans un fauteuil)。
該幅作品在過去近70年中,一直由好萊塢著名的戈德溫家族收藏。該家族的塞繆爾戈德溫是米高梅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知名的藝術電影制片人,他在1956年 買下了這幅作品。今年1月,塞繆爾戈德溫去世,戈德溫家族的繼承者決定將家族收藏的藝術品進行拍賣。繼承者在紐約和倫敦一共拍賣了25件藏品。
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王中軍表示,“一開始我就愛上了這幅畫,然后我愛上了它背后的故事。戈德溫家族是電影界的傳奇。在這幅作品中我不僅能夠欣賞到畫家巴勃羅畢加索的天賦,也能夠看到塞繆爾戈德溫老先生的創見。”
2014年11月,同樣在紐約蘇富比,王中軍以約3.77億元人民幣(5500萬美元落槌,加上傭金拍價合計為6176。5萬美元)拍下了備受矚目的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這是中國藏家海外競拍西方藝術品中的最高拍價。
除了世界級大師的油畫作品,王中軍還收藏了大量國內畫家的畫作,他曾介紹說:“到目前為止,我收藏楊飛云的油畫最多,有十多幅;艾軒的也有十來幅;王沂東的有五六幅”。
兩幅名畫背后的故事
《雛菊與罌粟花》被塞繆爾戈德溫于1956年收藏,并將此作掛在了他為家人于比華利山搭建的大宅正門門廊。據悉,畫作中的女子本人——弗蘭索娃吉洛本人更親訪其居所講解此作緣由:
二戰結束后,畢加索加入共產黨,于1948年前往華沙參與和會,而畢加索的情人弗蘭索娃吉洛當時懷了他們第一個孩子克勞德。畢加索無法在當時陪伴其左右因此非常生氣。畢加索從華沙帶回了一件波蘭繡花外套期望能夠和解,那件波蘭繡花外套正是畫中女子身穿的外套。
塞繆爾戈德溫1879年在華沙出生,家境貧寒,少年時代走遍歐洲,后來隨船前往美洲成為好萊塢早期倡導者,對電影產業貢獻巨大。由此可見這一題材的繪畫對他的象征意義。
《雛菊與罌粟花》是梵高在1890年6月保羅·嘉舍醫生家中完成的作品,他在幾星期后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雛菊與罌粟花》被譽為近年拍場上屈指可數的卓越的梵高作品。該畫的最初的所有者是加謝醫生,梵高把這副作品送給他,算是支付診療費。后來,這幅畫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首批抵達美國的梵高作品中,后被送給了紐約州水牛城的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畫廊。蘇富比拍賣行曾表示,它曾被“一位歐洲重要收藏者”擁有逾20年。
注:王中軍先生曾于2014年11月4日舉行的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以6,176萬美元/約4億8,200萬港元投得文森特梵高 (VincentvanGogh)的杰作《雛菊與罌粟花》(StillLife,VasewithDaisiesandPopp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