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賓婦女
薩賓婦女法國 達維特布上油畫縱385×橫522厘米巴黎盧浮宮藏
此畫取材于羅馬神話故事,羅馬人在邀請鄰城薩賓人赴宴時趁機劫走了薩賓城的年青姑娘。數年以后,薩賓人前來討伐。這些女子不愿自己的父兄與丈夫們互相殘殺,便出來勸和,使戰爭平息。油畫畫面正中央描繪的是愛爾茜里王后伸出雙手奮力阻止了自己的丈夫羅慕路斯(盾上有托狼紋章者)和薩賓國王塔提烏斯的刀槍,左右幾位婦女搶步上來護住幼兒。畫中所有人物都以裸體或半裸體展現。為了顯示繪畫造型布局,畫中不論遠景還是近景,不論人物還是兵器,都采用黃金分割的視覺法則。如右側的戰馬與左側高舉嬰兒的婦女形象相對稱;愛爾茜里的白色衣服與后面稍右的紅色衣服相調和。前景上兩個對峙武士的相對站立姿勢,包括他們的正反面盾牌,都是在這種法則下的穩定構圖。整幅畫面氣勢宏大,構圖高度完整。畫家強調了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強烈的光影對比,并對環境、服飾和武器做了精細入微的刻畫,表明他極力追求歷史逼真感的意圖。
創作背景
薩賓人是古意大利的一個民族,他們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脈中央地區,和羅馬人相鄰。傳說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原為一個部落的領袖,叫羅馬諾(后來的羅馬城名依他名而定)。他早就覬覦薩賓婦女的美麗,一心想劫奪為羅馬士兵之妻。他設計邀請薩賓人參加他們的宴會,乘機悄悄地打進薩賓城,劫奪了許多美麗的薩賓婦女和他們的財產。若干年后薩賓人強大了,他們欲報此仇,但是被劫的女子已為羅馬人之妻,為羅馬人生兒育女了,此時薩賓人打來,又勢必使他們淪為孤兒寡母的慘境,因此婦女們拖兒帶女地出來阻止這場親人之間的戰爭。
《薩賓婦女》描繪的正是這一情節。在我們面前展開的是羅馬人與薩賓人廝殺的激戰場面,兩隊人馬中間是一群婦女和嬰兒,視覺中心描繪了一位美麗勇敢的女子,名叫艾埃茜妮,她奮不顧身地挺身而出阻止這場戰爭,孩子從她的懷抱中跌落在地,引起兩位婦女來搶救孩子,她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阻擋雙方的殺戮,她身后的一位婦女高舉嬰兒,這一情節向人們宣布:為了我們共同的下一代,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成為畫面的高潮和主題思想。
畫面構圖和人物造型完全遵循古典主義法則:嚴格按黃金分割律配置人物,對稱、均衡、變化中有和諧統一。畫面前景那位左手握盾、右手作投擲標槍者是羅馬王羅馬諾,他背向觀眾,對面一位持劍舉盾面朝觀眾的人是薩賓王都斯,雙方構成勢均力敵的陣勢,舉雙臂的艾埃茜妮使箭拔弩張的敵對雙方對稱呼應。情勢雖然萬分緊張,但是畫面人物動勢和標槍、盾牌圓質的形和線的變化造成畫面的穩定感。盡管人人內心激動,但神情毫無生氣。畫家著意于人物的裸體、半裸體造型,嚴謹的雕塑形體和細膩的素描功力使這幅激戰場面變成古代標準人體展覽,缺乏內在精神的感染力,這正是古典主義的缺憾。也反映出達維特此時藝術創造上追求單純的形式美,理性構思和造型沖淡了藝術美的真實激情。人們認為這是畫家在大革命失敗后,悲觀失望,意志消沉,在這種情緒支配下,借復古以消愁腸。
柯雅各斯·路易斯·達維特(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最初的繪畫老師是著名的羅可可畫家布歇。達維特于1783年成為皇家美術學院的成員,畢業后獲羅馬大獎,得以赴意大利游學,深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