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喬(1571r-1610年)是17世紀意大利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畫樸素、真實,強調光線的運用。他的畫風影響了整整一個世紀。《基督在以馬忤斯的晚餐》油畫人物是他的一幅代表作。
油畫人物畫面表現的是圣經中的一個故事。在耶路撒冷不遠的—個名叫以馬忤斯的小村子,門徒們正在談論基督遇害的事,他們對基督的復活將信將疑》_ 這時一直在他們身邊的陌生人說話了,門徒們驚喜地發現此人就是耶穌基督,救世主果然復活了,而且親自向門徒顯現。在作品中卡拉瓦齊選擇了門徒突然認出基督一刻時的表情,為了表現人物內心的震驚,他采取了大膽的短縮透視手法,使畫面的縱深感得到了強調。而刻意加強的光影效果,使人物形象具有雕塑感??ɡ邌套钍荜P注和爭議的地方在于,他毫不猶豫地將下層人物的形象搬到諸如圣經故事這樣神圣的題材里,經常把圣徒畫成普通勞動者,把圣母畫成農婦,被人稱為“不妥協的實質主義者”。在這幅畫中,門徒的著裝都是衣衫襤褸,甚至還破著大洞,基督也不是很英俊的形象,與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卡拉瓦喬堅持不對畫面作任何美化,他要的是真實,是感同身受。
17世紀在歐洲興起巴洛克藝術風格?!鞍吐蹇恕钡脑馐腔恼Q或者怪異(葡萄牙語中,它指一種奇異、怪誕、粗糙的珍珠或貝殼裝飾)。在18世紀,一些敬仰盛期文藝復興藝術的批評家們反對17世紀出現的一些新的藝術傾向,認為它們破壞了古典的均衡原則,是一種墮落而可悲的趣味在藝術作品中的流露。于是,這個詞由最初只用來形容建筑,逐漸被擴展到音樂、繪畫、雕塑等領域。巴洛克藝術往往與教會或貴族聯系在一起,它不再像文藝復興那樣注重嚴謹清晰的形式和結構,而是喜歡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和絢麗的色彩以及動感十足的造型,傳達出一種緊張、亢奮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