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記憶的永恒》
作 者:薩爾瓦多·達利
創作時間:1931 年
尺 寸:24 × 33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幅《記憶的永恒》是畫家早年的代表作,由于畫面中有一非常醒目的表,但是軟綿綿的像是一塊面團,因此有人習慣稱之為《軟表》。這幅畫反映了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對形式主義的諷刺,是畫家追憶童年時的某些幻覺。為了這幅畫,達利特意跑到精神病院了解患者的意識,認為他們的言論和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最真實的反映。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一幅美術史上超現實主義的經典不朽之作。
◎“20 世紀藝術魔法大師”達利的扛鼎之作。
◎畫中“軟綿綿的時鐘”成了超現實主義的代名詞。
畫家簡介
達利(1904~1989),20世紀超現實主義大師,有畫壇“怪才”,“20世紀藝術魔法大師”之稱。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菲圭拉斯。曾就讀于馬德里美術學院,自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詭異個性。他的作品千奇百怪,充斥著魔幻的色彩,夢囈般的形象。他也是一個褒貶不一、備受爭議的人物,但是他的作品在不同領域、不同人群中擁有歷久不衰的美譽,卻是不爭的事實。他的代表作有《記憶的永恒》、《欲望的順應》、《加拉麗像》、《圣安東尼的誘惑》、《飛舞的蜜蜂所引起的夢》、《哥倫布之夢》等等。
油畫作品欣賞:
達利是個不折不扣的天生超現實義者,他的繪畫是逼真細膩與古怪荒誕的混合物。正如他自己曾說過的那樣:“我在繪畫方面的全部抱負,就是要以不容反駁的最大程度的精確性,使具體的非理性形象物質化。”他的創作深受弗洛伊德“潛意識”學說的影響,尤其是性心理學影響。他有意地把一些東西通過潛意識的幻覺表現出來,他自己發明了一種叫“偏執狂臨界狀態”的創作方法,就是在自己身上誘發出種種物象的神秘感受,再把它表現在畫布上。由此也可見他本人的古怪和不可理喻。他的作品給人全然沒有邏輯和秩序的荒誕、錯位,不可理喻的感覺,讓人感到仿佛是一場夢幻一樣。達利曾自稱自己的作品為“手工制作的夢境照相”。但是在他的畫面上,每一個對象都又描繪得細膩、逼真、形象。他主要是通過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古怪、匪夷所思的藝術形象,讓人感受到一種夢幻、荒誕、怪癖的超現實主義效果。
《記憶的永恒》是一幅極能代表達利創作風格的著名作品。在一片死寂的海灘上,遠方的大海、山峰都沐浴在太陽的余暉中。一個長著長長睫毛,緊閉眼睛,好像正在夢境中的像魚又像馬的“四不像”怪物躺在前面的海灘上。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還有一個爬滿了蒼蠅的金屬盤子,好像正在被蒼蠅啃噬掉。畫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只鐘表,它們都變成了柔軟的、可以隨意彎曲的東西,顯得軟塌塌的,如同面餅一樣,或掛在枯樹枝上,或搭在平臺的邊緣,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鐘表都不堪負荷,疲憊不堪地松垮了下來似的。在這里時間被強烈扭曲了,停止了,仿佛一切都被融化成了無意識的東西。
我們無法猜測畫家通過這些扭曲的東西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有人認為是對時間一去不回頭的無奈和恐慌;有人覺得是畫家對當時充滿矛盾、動蕩不安的社會現狀所表達出的一種不安和憂慮的心情。也有人認為純粹是畫家對人類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空寂、虛無意識的弗洛伊德式的潛意識反映。可是,不管畫家多么力圖描繪那種無意識的狀態,這幅畫也必定是畫家經過有意識的努力,繪制出來的,是真正創作出來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本人對達利說的那樣:“你的藝術當中有什么東西使我感興趣呢?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識。”
可是不論怎樣,這幅畫都是超現實主義的經典畫作,這些軟綿綿的時鐘成了超現實主義的代名詞,這幅畫也成了人類美術史上不朽的杰作。正如巴爾評價的那樣:“軟表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幻想的、異端的、擾人的,它使人啞口無言,使人慌亂,讓人催眠,它毫無意義,瘋狂混亂——但對超現實主義者來說,這些形容詞是最高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