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白日夢》
作 者:但丁·羅塞蒂
創作時間:1880 年
尺 寸:159 × 93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
這幅《白日夢》油畫人物是畫家以與其死去妻子長像極為相似的莫里斯小姐為模特創作的畫作,其中充斥著畫家對亡妻的無盡思念。畫面的構圖和背景極為講究,把人物委身于一個樹叢中,只能穿過樹木枝丫間的空隙隱約看到云霧縹緲的遠方,從而使人物與外界相對隔絕開來,而縹緲的云霧也與白日夢的氛圍相結合,從而為“白日夢”的主題營造了十分巧妙的背景。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拉斐爾前派”代表畫家的著名油畫作品。
◎一幅為愛情癡迷、憂傷和無奈的畫作。
◎講究的背景襯托,別致的細節描繪,精心的人物表情刻畫。
畫家簡介
但丁·羅塞蒂(1828~1882),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浪漫主義詩人。出生于倫敦,父親是一位流亡英國的意大利知識分子。羅塞蒂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是“拉斐爾前派”的發起人之一,主張簡樸、遵從自然的藝術風格,在文學上特別推崇但丁。他的繪畫代表作還有《受胎告知》、《貝婭塔·貝婭特麗絲》、《莉麗絲夫人》等。
油畫人物賞析:
羅塞蒂不但是個畫家,也是一個充滿幻想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生活任性而又頹廢,特別在他的愛妻去世后,更是陷入了無盡的悵惘和幻想中,整天飲酒、吸毒不能自拔,并且瘋狂地為其死去的妻子寫下了許多辭藻華麗、充滿神秘氣息的悼亡詩篇。后來他遇到了相貌與死去的妻子極為相似的莫里斯小姐,才再次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這幅《白日夢》就是畫家以莫里斯小姐為模特創作的畫作,其中充斥著畫家對亡妻的無盡思念。
油畫人物畫面上一個身穿綠色衣服的女子把自己掩蓋在一棵茂密的樹木枝葉下,她脖子修長、嘴唇厚而性感,神情黯然、面目憔悴。她的頭微微抬起,目光憂郁地望著畫外。橫放的書和手中的紅花早已滑落在膝蓋的邊緣,隨時都會掉落在地上。她癡迷而神傷的狀態,好像靈魂早已游離了肉體,正在無盡的失望或者無盡的幻想中遨游,她周圍的一切外在的東西似乎早已不在她的知覺范圍了。畫中的人物也給人一種頹廢的感覺,手中的紅花似乎象征著青春的凋零和生命的謝幕,那無盡憂傷的神情似乎隱含著對人生一種徹底的失望和無奈。在畫家的白日夢里不是美麗和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種徹悟的絕望,而畫面上這個充滿了某種神秘色彩的女子,寄予了畫家對妻子懷戀、惆悵,甚至癡迷而又無奈的種種情愫,是一種長期積聚在心靈深處的情感白日夢式的傾訴。所以從這層意思來說,畫如其人,這也是畫家精神的自畫像。
油畫人物畫面的構圖和背景極為講究,把人物委身于一個樹叢中,只能穿過樹木枝丫間的空隙隱約看到云霧縹緲的遠方,從而使人物與外界相對隔絕開來,而縹緲的云霧也與白日夢的氛圍相合,從而為“白日夢”的主題營造了十分巧妙的背景。畫中好像隨時都會滑落在地上的書和紅花也起到了極為巧妙地襯托作用,把白日夢癡迷的深度表達得淋漓盡致。女子癡迷而憂傷的神態刻畫得逼真、形象,有極強的感染力。畫中的光線和色彩運用也很成功,閃著亮光的衣服與周圍樹葉上的光澤交相呼應,融為一體。相近的整體顏色,使人物與環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很好地配合了畫中女子神游千里的精神狀態。
羅賽蒂的藝術思想是比較復雜的。作為一個出生于19世紀的藝術家,他對日益規范和秩序化的工業產品,充斥著極端的排斥心理,認為它們缺乏個性、粗糙、丑陋,沒有品味和美感。因此總是希望回到中世紀的傳統和遵從自然的藝術理想中去,可是現實是無法改變的。他雖然與“拉斐爾前派”有著共同的藝術理念,是“拉斐爾前派”的創始者之一,但是與該派的成員并沒有多少共同的語言,后來就離開了這一派別。他的創作題材很多來源于但丁和中世紀的文學,具有很強的浪漫主義幻想色彩,但與現實相距甚遠,不過,他的藝術對后來英國的一些藝術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