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日出·印象》
作 者: 莫奈
創作時間: 1872 年
尺 寸: 48 × 63cm
類 別: 布面油畫
收 藏: 法國,巴黎,馬爾莫丹藝術陳列室
莫奈1862年入巴黎格萊爾畫室學習,與雷諾阿、西斯萊成為同學。由于不滿學院派枯燥死板的教學法,莫奈一年后離開了畫室。1865 年至1870 年是莫奈藝術創作的早期。這時,他已經開始使用印象主義畫派特有的碎筆技巧作畫,并努力探索著真實地表現大自然的方法,特別是描繪瞬間的感覺印象和那些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為了描繪大自然的真實光影效果,莫奈用輕快跳躍的畫筆,捕捉晨霧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線折射下所產生的豐富色彩。它傳達出海天一色的混融氣氛,創造了一種視覺上的微妙的震動感。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顛覆傳統,開創繪畫新紀元的曠世之作。
◎被評論家稱為“連糊墻花紙也比這幅海景來的精美”的爭議之作。
◎為印象畫派確定名稱的傳奇之作。
◎“印象派之父”莫奈的成名作。
畫家簡介
莫奈(1840~1926),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杰出的印象派代表畫家,出生于巴黎。早年曾分別跟隨畫家布丹和格萊爾學習繪畫,后來與雷諾阿、西斯萊、巴齊耶等交往密切,并經常一起到巴比松的楓丹白露森林寫生。1872 年創作《日出·印象》,采用原色主義、色調分割等方法,表現出強烈的光色變化,標志著印象主義的產生。晚年創作了大量和睡蓮有關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還有《莫奈在船上作畫》、《河畔》、《垂柳》、《睡蓮》等。
油畫賞析:
“印象主義”與“巴洛克”一樣,最初帶有貶義色彩,是評論家對莫奈等人的創新傾向的譏諷和嘲弄。1874 年,莫奈在“無名畫家展覽會”上展出《日出·印象》這幅作品,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人嘲笑畫家是把顏料裝在管子里吹上去,隨便涂抹一下,簽上名了事。評論家勒魯瓦對這幅畫評價道:“印象?這幅畫應該會有什么印象???技法如此隨意、輕率,連糊墻花紙也比這幅海景來的精美。”這樣的評論,引起了支持者和反對者長期的論戰,也把這幅畫炒得越來越響。后來,也就約定俗成地把這種繪畫風格稱為是“印象主義”。
《日出·印象》描繪的是當時法國的第二港口勒爾弗爾港日出時剎那間的景象。一輪紅日從布滿濃霧的水面上冉冉升起,晨光照射著海面,動蕩的海水泛起粼粼波光。早起的小船在逆光的水波中蕩漾,遠處的海港在水霧交織中模糊不清,一切都處在朦朧和縹緲的變化中。在畫面上,天空、水面、船只、遠處的港灣在太陽的照射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在這里光線成了真正的主角,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主導下瞬息萬變。
這幅畫與以前的繪畫相比是截然不同的。畫面上沒有明確的形體和結構,只有跳躍的色彩和光線,真實物體只是畫面上模糊的印象。全部畫面是畫家對日出時,一切景物在光線的照射下瞬息的把握。這確實是與傳統徹底決裂的,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物體是有固定顏色的,它們在光線的照射下只有明暗的區別,不會出現色彩的游離和變化,可是在這幅畫中,莫奈表現出的正是在光線照射下,各種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中所呈現出的色彩斑斕和變化的特征以及明暗的效果。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印象主義繪畫所重視的不再是物體的本身,而是以物體為媒介,反映色彩的強烈變化,奉光線為老師,以色彩的搖曳多姿為繪畫宗旨。這也難怪最初人們無法接受這些沒有章法,仿佛是胡亂涂抹的東西,因為它給人們的視覺沖擊是空前的,沒有參照的。
印象派與傳統徹底決裂的“離經叛道”注定了他們最初的尷尬和無奈。以莫奈為首的印象派畫家,長期處于窮困潦倒的生活境遇中,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并且長期在外面對著日光繪畫,也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正如莫奈本人說的那樣:“這是很糟糕的事,光一變,色彩也隨之變化。一種顏色往往只能持續一秒鐘,至少不會超過三四分鐘。這樣,我只能在三四分鐘內畫完它,一旦錯過,我只好停止工作。這是多么令人受罪的活啊!”可是在藝術的探索中,他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創作了大量的印象主義作品。晚年創作了大型組畫《睡蓮》,是藝術家最后的巨作,也是他最著名的油畫。
以莫奈為首的印象派所開創的印象主義畫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近代的繪畫藝術,在世界繪畫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