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畫法與古典油畫的繪制方法在程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直接畫法作畫必須開門見山,一下子就反映出畫面的黑、白、灰布局和總體的色彩效果,然后再在這種基礎上進行逐步的深入。一般用直接畫法作畫都不會離開如下的步驟:
(1)起稿
用木炭在畫布上勾畫出物體的輪廓和處理好大致的素描關系,也有的畫家直接用熟褐加上少許的冷色,或用群青經松節油稀釋后在畫布上直接完成這一工序。因為褐 色是一種中間色,易于與其他任何顏色協調關系。群青(有些畫家也用翠綠、深紅、土黃)一類的顏色所勾畫的輪廓在作品完成后殘留一些斷斷續續的邊線,可以呈 現出一種特殊的色彩效果。
(2)上大色調
用輕松節油稀釋并與物體顏色近似的色彩迅速弛畫出畫面的總的色彩感覺。注意色調應比最后要達到的效果對比稍強一點,在這一步時顏色不宜畫得太厚。上大體色 調時應取一點提前量,將色調畫得鮮明一點,隨著不斷地刻畫深入,各種不同的灰色自然而然地會把這種“過火”的色相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
(3)深入刻畫
待松節油稍揮發后,用較厚的顏料逐步在畫面上進行深入刻畫,如有條件把作業時間進行得比較長最好。應該注意有計劃、分步驟地去完成,比如說今天只畫臉,那 么其他地方就不動。明天畫手,手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只保留上大色調時所畫的底色。一天畫不完的地方應用畫刀將厚顏色刮去,待其基本上干透后再畫,以免吸油。
畫油畫時應注意亮色一般都應畫得比較厚,而暗色一般都須畫得比較薄。
(4)整體調整
經過多次完成的油畫畫面細節豐富,有些細節可能已超出了預定的需求,除去不必要的細節,調整整體關系,使整個畫面虛實相生,主體部分更加突出。
新材料的應用
隨著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西方畫壇的繪畫用材已經完全脫離了手工制作的階段,特別是近一二十年來由于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種種性能各異的新型畫材不斷涌 現,許多油畫材料是過去聞所未聞的。如各種快干油、快干顏料、調水的顏料,能做出各種厚、薄、粗、細感覺不一、而又快干并具有極強韌性的底料等等不勝枚 舉。各種新材料的問世大大豐富了油畫的表現語言并使畫家能在進行創作時百無禁忌,一心只需考慮去如何達到最佳的畫面效果。
現代藝術的興起和興旺發達,也給人們在進行審美和藝術活動時,提供了更多的新的參照。使用綜合材料,即除了油畫顏料以外的幾乎包羅萬象的物質去進行藝術創 作,已被廣大畫家所接受,并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如沙子、木屑、布料、油漆、瀝青、印刷品等,都可成為繪畫的材料(包括油畫的材料)。這使過去那種嚴 格意義的
“油畫”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并且正在失去其在畫壇的“霸主”地位,這既是危機,也是一種挑戰,是一個向新的階段發展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