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圣三位一體》
作 者:馬薩喬
創作時間:1425~1427 年
尺 寸:670 × 320cm
類 別:濕壁畫
收 藏:意大利,圣瑪利亞·諾維拉教堂
這幅作品是畫家1425 年受圣瑪利亞·諾維拉教堂委托繪制的,畫家選擇了耶穌受難的場面,并以一間拱柱式的方形禮拜堂為背景展開他的創作。作品大膽利用了透視法,創造了具有說服力的逼真空間,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代表作,令人印象深刻。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現實主義開荒者”馬薩喬的代表作之一。
◎杰出的透視法、明暗對比法的運用。
◎把雕塑創作意識融入繪畫創作的成功之作。
畫家簡介
馬薩喬(1401~1428),出生于意大利的圣喬瓦尼·瓦爾達諾。是文藝復興初期藝術革命的發起人和領導者。他在繼承喬托繪畫風格的同時,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創新,在繪畫的空間透視、立體感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為文藝復興現實主義繪畫革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納稅金》、《布施和亞拿尼亞之死》以及《圣三位一體》等。1429 年后從畫壇神秘消失,年僅27 歲。
油畫作品欣賞:
《圣三位一體》是畫家1425 年受圣瑪利亞·諾維拉教堂委托繪制的。內容取材于基督教《圣經》中上帝有統一的神性卻可以分為三身,既圣靈、圣父(上帝)、圣子(基督)的教義。馬薩喬選擇了耶穌受難的場面,并以一間拱柱式的方形禮拜堂為背景展開他的創作。
油畫人物畫面上共有六個人,位于中間的是圣父、圣子。圣子被釘在十字架上,他全身蒼白,沒有一點血色,頭低垂著,蓬亂的胡子看不出一點光澤。他的身后,莊嚴而又慈祥的圣父展開結實的雙臂,舉起十字架,顯得高大而凝重。三位一體中的圣靈,在此時是隱而不現的,它已經融入到上帝與耶穌的光環中。在十字架的左下方站立著圣母瑪利亞,她穿著黑色的長袍,伸出右手,仿佛向世人控訴著圣子的苦難,又好像在為耶穌祈禱。與圣母正對的是施洗圣約翰,他抱著雙手放在胸前,臉虔誠地朝向十字架上的耶穌,見證著耶穌為世人承受的苦難。在他們的外面,左右各跪著一個捐助人,他們都合十雙手,舉在胸前,滿臉虔誠和肅穆的神色。油畫人物畫面的最下端是一個墓穴,墓室里躺著一具骷髏。骷髏上方的石壁上寫著這樣一行字:“我曾經如你,
你也將變得如我。”
整幅畫布局嚴謹,空間感強烈,體現了畫家極高的繪畫技能。
畫家精確地運用了透視法原理,三維立體效果明顯。比如畫中的柱廊和拱圈,外面的比較粗大,距離我們也近,里面的逐漸縮小,很自然地就將空間引向縱深,給人感覺就像是一個環套的窯洞一樣。畫中的人物在透視法的運用下,也表現出很強的立體感,比如耶穌,在十字架和后面建筑物的襯托下,就像懸在空中一樣真實。另外,畫家在對色彩和布局的處理上也頗為獨到,比如,畫面下方的四個人,他們的衣服色彩交叉對應,左邊的圣母和右邊捐助的衣服都是黑色,而圣約翰和左邊捐助的衣服都是紅色。這樣處理就打破了畫面過分對稱的呆板,給人一種清新、靈動的感覺。并且畫面上的明暗對比法也運用得恰到好處,圣父、圣子的上面靈光普照,色彩明朗,很好地體現了“圣三位一體”的主題,而他們后面的黑色底部又起到襯托的作用。耶穌蒼白的身體,與左右白色的柱子和紅、黑色的衣服互相襯托,突出了人物形象,從而使畫面顯得更加生動、逼真。
在佛羅倫薩的畫家當中,馬薩喬直接繼承了喬托的傳統,并且在刻畫油畫人物的體積和表現自然的空間感上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他還將雕塑的創作意識融入自己的繪畫中,在《圣三位一體》中,我們就可以領略到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雖然,馬薩喬一生只活了27 歲,但他把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和人文主義精神相結合,首先掀起了文藝復興初期意大利的繪畫革命,而他為意大利開拓的現實主義繪畫道路,是任何畫家都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