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
這是一幅群像性質的油畫,但它也有著簡明而自然的情節:畫家庫爾貝自己正背著畫具,出外寫生作畫,在 路上他碰到了自己的朋友勃呂阿以及其仆人。畫中巧妙地表現出藝術家不為世俗所惑,忠實于自己的藝術理想的 堅定態度,顯示出他毅然獻身于藝術事業。由于畫家的這種品格,他的為人充滿熱情的奮斗精神,在他的朋友們 的心目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然,畫家一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在他的晚年也不能擺脫時代政局的壓 力和世俗對他的沖擊,這些因素也同樣反映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這幅畫記錄的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庫爾貝在去蒙彼利埃拜訪他的貴族朋友,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勃呂阿。在鄉間的路上他們不期而遇,和勃呂阿一起的還有他的仆人,他的狗。他們在初夏美好的陽光下相遇,庫爾貝來時搭乘的馬車正逐漸遠去。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當一個畫家要見貴族時,應該是穿戴整齊正式,畢恭畢敬的。而這幅畫則恰恰相反,顯得謙卑和拘謹的是身穿綠色上裝的勃呂阿。這位貴族公子性格憂郁又浪漫,酷愛藝術,他把大部分時間精力和錢財都用來收集藝術品,很讓他的父親失望。他和庫爾貝有著多年的友誼,畫家的許多重要作品都是被他收藏的。雖然勃呂阿本人很滿意這幅作品,但當它在1854年的巴黎官方沙龍中展出時卻引起不小的震動,很多人認為這幅作品有破壞社會傳統秩序的危險。不僅是顛倒的畫家和貴族的關系,而且庫爾貝粗曠的沒有精雕細琢的畫風(可和同時期安格爾的畫比較一下)也是當時的權威們所不容的,所以有評論家嘲笑他拿了一幅還沒有完成的畫來參展
居斯塔夫·庫爾貝(1819~1877)是法國偉大的寫實主義畫家。生于法國奧南的一個農場主家庭,1840 年來到巴 黎,經常去盧浮宮潛心鉆研古典美術,對佛羅倫薩、威尼斯及西班牙古代藝術大師的杰作十分崇拜,但最令他傾倒 的還是荷蘭畫派。1849年,他參加沙龍展一舉成名,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主張以生活的真實為創 作的基本原則。他的人體藝術與古希臘那種超凡脫俗的神界的永恒美、文藝復興以來古典主義的理想美、羅可可恣 情嫵媚的人體美都不一樣,他的裸體是實實在在的、活生生的現實中的人物,她們大多數是健康、樸實的農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