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
暴風雨 意大利 喬爾喬納 布上油畫 縱82×橫73厘米 威尼斯美術館藏
此畫描繪的是在古代建筑遺址上,坐著一位裸體少婦,肩上披一長巾,懷抱嬰兒哺乳,一個少年牧人在畫面的 另一個角落,注視這個場面。畫家力求表現出在遙遠的天邊暴風雨即將來臨,而眼前則是山雨欲來、溪水林木浸潤 著奇妙的光與色的景象,烘托出音樂般豐富而協調的氣氛。關于此油畫的題材與主題,研究者們眾說紛紜,無法弄清 畫家的初衷。畫中少婦美麗的胴體以風景為襯托,表現出一種靜中有動、動靜互補的氛圍。
這是一幅充滿神秘色彩的、高深莫測的油畫,反映了喬爾喬內的一貫風格--對人間生活的美滿想象力,宗教的神秘意味,趨于飽滿的色彩,豐富的多重調子及抒情的詩意。《暴風雨》似乎寓意著一種"天有不測風云"的人與自然變化的關系,畫中描繪一位吉卜賽裸女和孩子和士兵形成一種呼應,生動的背景傳遞出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征兆。光與色的變化被描繪得非常出色,洋溢著一種神秘的詩意。畫中風景充滿畫面已成為主體藝術形象,而人物逐漸降到陪襯地位,這預示著風景畫從此獨立的趨勢。
喬爾喬納(1476~1510)是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生于卡多雷,卒于威尼斯。他師承貝利尼,畫風受達· 芬奇的影響,雖英年早逝,卻對16 世紀的威尼斯繪畫有極大影響。他的藝術風格曾影響提香,特別是色彩運用和 氣氛烘托的技法,經提香發揚光大,成為威尼斯畫派重要的藝術遺產。
喬爾喬內是威尼斯畫派成熟時期的代表人物。關于他的生平記載很少,留存于世的作品也極為有限,得以證實僅有《卡斯特佛蘭克的圣母》、《暴風雨》、《三個哲學家》、《國王之禮敬基督》等有限的幾部;雖然數量少卻均堪稱稀世精品,而且其中更洋溢著一種神秘的難以琢磨的特色,于是後世稱他為:“神秘畫家”。
喬爾喬內對女性的裸體及景物的刻畫極為見長——細膩中偏重柔美,據說這是他與佛羅倫薩大師達·芬奇切磋的結果。芬奇的“遠近畫法”深深地吸引了他,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對遠近景物的精心雕琢。
喬爾喬內與威尼斯畫派的另一位大師提香是好友,他們共同分享藝術上的心得,共同在一起創作;提香為早逝的朋友的《睡著的維納斯》、《田園合奏》做了補筆,并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他們都死于流行威尼斯的鼠疫,喬爾喬內那年剛剛32歲。
喬爾喬內的藝術成功之處在于始終致力于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美、一種詩哲的意境,他突破了傳統上人物奴役景色的畫法,使繪畫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人景難分的高妙境界。深稟音樂天分的他,融入作品一種莫可名狀的恬淡靈性,呼喚著田園牧歌式的情感回歸,這一點是同時代的畫家的作品中所不具有的。
《睡著的維納斯》、《暴風雨》、《田園合奏》正是這種藝術風格的體現。《睡著的維納斯》表現了側臥在綠茵上美神,人間的諸般煩擾似乎都與她沒有絲毫關系,酣然中有一絲絕妙的空靈;《暴風雨》中美少年與少婦的關系讓人頗費心思,遠處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色使觀者若有所思;《田園合奏》是畫家最負盛名的作品,青年男女在田園牧場上縱情歡歌,躍動的生命從健康的肉體中迸發進而升華成一種對自然靈性的呼喚。
瓦薩利在他死後30年寫道:“大自然賦予他如此輕而易舉和順利成功的天姿;他的油畫和壁畫中的色彩忽而活潑鮮明,忽而柔和平穩,并且把從明到暗的過渡畫到如此程度,以至于當時的許多優秀大師都承認他是一個生來就使人體富有生氣的畫家。”他對大自然的色彩變化有著超凡的敏銳洞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他的目光能透過千變萬化的陽光,捕捉到色彩變化的精髓,并且能生動地呈現在畫布上。由于他畫了美麗的威尼斯,人們這才發現威尼斯光彩綺麗的美,他用天才的筆觸畫出青翠的山坡和陡峭的懸崖,人們這才注意到威尼斯風景所呈現出的明暗差別,怪不得有人說威尼斯的美是喬爾喬內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