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達與鵝
麗達與鵝 意大利 達芬奇 板上油畫 縱112×橫86厘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油畫是達芬奇同名作品的摹本,原畫已失。達芬奇很少采用神話做題材,此畫是唯一的一幅。圖中少女麗達居住在孤島上,宙斯仰慕她的美貌,化做天鵝與她幽會。文藝復興以來,這一題材被許多畫家采用,大概是由于這段神話充滿了浪漫主義的神人合婚的反封建色彩。畫中采用裝飾的手段來表現。鵝被加以夸張并且擬人化,麗達臉上的笑容,是“蒙娜麗莎”笑容的翻版,但裸體是畫家人體解剖研究的成果。畫面背景有深度感,遠山、村落、河流與前景開滿鮮花的草地相呼應,畫家對人生和大自然采取了贊美和謳歌的態度?!?a >麗達與鵝》存有幾幅變體畫, 細節略有差異,這一幅描繪得比較精細,人體豐滿,細節清晰而具體。
畫作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海仙女麗達嫁給斯巴達王廷達瑞俄斯,后者忘了向阿佛洛狄忒祭祀,便遭報復。阿佛洛狄忒讓宙斯化為天鵝,自己變成鷹追逐天鵝。麗達在湖中沐浴,天鵝飛落湖邊,麗達把它摟抱懷中,導致受孕,生下4只蛋,孵出4位天使般的兒女。畫面的草地上有4個破殼躺在地上仰視母親的小孩。全裸的麗達占據畫面中心,右手摟抱著鵝頸。她體態豐腴,臉上掛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天鵝張開右翅緊抱麗達,仰望著她的面孔似欲親吻,麗達羞澀地將面龐避向右肩。背景是一座深色古代廢墟,襯托出麗達潔白無瑕的玉體。
作品的主題是生命繁衍蘊含人類生育的意象與價值。作者歌頌了人類對性愛的渴望與追求,并向經受蠻橫的中世紀禁欲主義統治的世人言告:人類的性愛活動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人類繁衍和種族興旺的保障。達.芬奇的時代,對性價值的肯定除了保存生命、增加人口外,是不可能在美學以及性愛方面做進一步的追求和歌頌。對孕育生命的男性,往往只能借助神話與動物來取代,也只有這樣,作品在當時才較易被人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