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童貞
失去童貞 法國 高更 布上油畫 縱90.2×橫130.2厘米 諾福克克萊斯勒博物館藏
畫中畫家讓一個象征自己心境的少女無拘無束地躺在原野上,享受空曠寂寥的自由與原始的快樂。畫中的色彩 關系單純。畫家用較純的色彩表現某一局部,局部之間的色彩不用中間色過渡,讓畫面出現跳躍性、對比性,以求 出現他所期望的種種色彩效果。
這是一幅頗具神秘含義的油畫作品,畫家描繪了一位裸體少女的形象。畫家以夢幻的手法,賦予畫面以寂靜的氣氛,少女無拘無束地躺在原野上,享受著空曠寂寥的自由與愉快。所謂《失去童貞》,意指畫家內心純正的愿望,在虛偽丑惡的都市喧囂中早已被玷污了,然而這個愿望正像島上的土著少女一樣潔白無暇。畫面上那只小狐貍,意味著環境的原始野性。作品色彩單純,呈現出平面感,原始人取代了農民形象,大自然成為人間樂園,顯示了畫家無憂無慮的心境。
保羅·高更(1848~1903)是繼印象派之后在法國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革新者,與梵高、塞尚等被人們 稱為“后印象派”。高更的童年是在秘魯度過的,幼年喪父,后隨母回法國。他曾做過海員和證券經紀人,并成為 業余畫家。他極其迷戀印象派,并參加了1880~1886年的印象派展覽。1883年,他拋棄職務正式成為職業畫家,過 著不穩定的生活。后因厭倦都市生活,他拋妻別子,幾經周折,最后來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體驗著土著人那種 原始的生活,執著地進行藝術創作,后又遷居阿圖奧納島,直至病故。
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Bretagne),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高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高割耳的悲劇。
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和裝飾效果。他的作品也不為人們賞識,甚至連印象派大師也斥責他的畫風,他的畫描繪了別人沒有發現的美——質樸的原始美。他以極大的熱情非常真誠地描繪了土著民族及其生活。高更的藝術對現代繪畫影響極大,他被稱為象征派的創始人。野獸派和表現主義繪畫就是在高更和凡高的啟示下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