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籃蘋果 法國 塞尚 布上油畫 縱65×橫81厘米 芝加哥藝術學院藏
一籃子蘋果又名靜物蘋果籃子,是塞尚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張粗陋的木桌,放上一塊桌布,上面陳設一些蘋果、酒瓶、籃子、盤子……塞尚非常認真地尋求每一只蘋果的體和面的結構,色彩嚴謹,筆觸渾厚濃重。當畫筆不能體現色彩的強烈質感時,他就用調色刀厚厚地直接抹上去。為追求物體的立體感,他幾乎是在激情洋溢地分劃它們的體積與面積關系,著眼于物體的厚度與立體的深度。畫面通過白色的桌布與鮮艷水果的強烈對比,反襯出冷暖的色彩對比。圓形、半圓形、方形和棱形相互襯托,弧線、豎線、斜線互為交錯,這些色和線的交響,構成了統一和諧的布局,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也給觀者留下了難忘的藝術效應。靜物的色彩是那樣的單純,那樣富有活力。從這幅油畫中不難看出,塞尚被后人奉為“現代繪畫之父”是不無道理的。
保羅·塞尚(1839~1906)是法國后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他青年時學過法律,愛好文學和美術。1862年到巴黎專攻繪畫,在瑞士畫室學習,結識了畢沙羅、馬奈、雷諾阿等,并深受他們影響。塞尚認為,畫家要追求藝術的真實,面對自然或對象要重新組合,綜合構成。在塞尚看來,繪畫無功利可言,只是形、色、節奏、空間在畫面上的構成,所以畫家要“為了構成而構成”,要把畫家的主觀意念在畫布上體現出來,使繪畫真正成為“心靈的作品”。塞尚后期所作的畫非常富有特色,對后來畢加索的藝術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