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作 者:保羅·高更
創作時間:1897 年
尺 寸:139 × 375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這是高更以最大的熱情完成的一幅“宏偉的作品”。此時的畫家在塔希提島上,貧病交加,心情沮喪,極端憤世嫉俗,他曾決定自殺,喝下毒藥卻被人救活。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中,高更以巨大的熱情完成了此畫。此畫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觀,表現了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雖然這些形象、色彩和構圖看上去很像神話傳說,再加之那富有異國情調的渺遠、神秘的意境,更加給人一種神秘感,其實畫家在此所表現的只是那些土著人。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高更“遠遠超過所有以前作品”的巔峰之作。
◎一幅用象征形的語言展現生命從生到死過程的油畫巨作。
◎對“認識自己”這一哲學問題跳脫語言和文字的藝術化思考。
◎神秘的象征意義,追求原始性的創作風格。
畫家簡介
高更(1848~1903),法國畫壇上繼印象主義之后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革新者,與凡·高、塞尚同為后印象派三巨頭。出生于巴黎,母親有秘魯人血統。他強調大膽的線條和裝飾性的色彩,作品追求原始性,帶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代表作有《兩個塔西提女人》、《拿水果的女人》、《我們朝拜瑪麗亞》、《芳香的土地》以及這幅《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等。
油畫作品欣賞:
高更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年輕時當過水手,周游過世界許多地方。后來從事證券交易工作,取得了極大成功,娶妻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并在這時期開始進行繪畫創作和收藏活動。但他日益厭倦文明世界的欺騙和狡詐,想回到人類淳樸、自然的幼年狀態中去。為此,他放棄了擁有的一切,兩度到太平洋南部的塔希提島進行藝術創作和定居。在島上,他的生活貧困潦倒,又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當聽到自己最愛的小女兒死亡的噩耗時,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服毒自殺,想徹底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自殺未遂。這次事件后,他又投入到了空前高漲的藝術創作中,創作了這幅《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的巨幅油畫。
可以說,這幅畫是高更的巔峰之作,也是一幅具有深刻象征意義的油畫作品。高更曾就這幅畫的意義說道:“遠遠超過所有以前的作品”、“這里有多少我在種種可怕的環境中所體驗過的悲傷之情”。畫面長達四米半,從左到右依次向我們展現了人生的不同階段以及時間流逝和生命消失的過程。畫面的右端,地上躺著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他代表著生命的誕生和開始。中間一個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長和成熟。畫面的最左端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代表著生命的死亡和終結。畫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過程和狀態。其中成雙成對的男女,代表著愛情以及生活;一個獨自深思的女人,象征著人類自我的反省。背景中的偶像象征著人類的精神信仰。整個大地代表母親,它孕育了一切生命,又終結了一切生命,使它們最終又回歸到她的懷抱。畫中的樹木、花果、動物——一切的生命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一去不返。畫面左邊的白鴿是死后的靈魂象征。
這幅畫是畫家對人生的總結,也代表著他最后的徹悟。放逐自己的高更,帶著現代文明人的烙印,只能在精神層面去追逐自己心靈中的人類樂園,但他要承受更多的文明人無法解脫的迷茫、憂傷、困惑和焦慮。他把這種種復雜的感情凝聚在具有象征意義的繪畫形式之中,把人類原始的記憶,真實的現在以及遙遠的未來都濃縮在畫面上,把“認識自己”這一人類的千古哲學命題,通過自己的畫筆作了一次象征意義上的解答,也讓自己的靈魂在解脫和升華中得到了涅槃。
象征意義和追求原始性是高更藝術的兩大特色。他的繪畫充斥著神秘的象征色彩,就如同這幅畫一樣,他讓人們跳脫語言和文字,通過這些畫面上的色彩和線條以及人物形象去感悟畫中的寓意。因此,有人把他歸位于象征主義的名下。他厭惡現代文明,一直追求最原始、淳樸,反映生命本真的東西,這也使他的藝術更加風格化、個性化。在這幅畫上就擺脫了明暗對比以及立體透視等繪畫手法,而是將色彩直接平涂在畫布上,進行平面式的創作。高更的藝術,對20 世紀的現代派藝術,比如納比派、野獸派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