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作 者:列賓
創(chuàng)作時間:1870~1873 年
尺 寸:281 × 131.5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俄羅斯,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 19 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油畫杰作。
◎深刻的人物形象,一個民族苦難靈魂的集中寫照。
◎俄羅斯美術(shù)史上“巡回展覽”畫派杰出代表列賓的著名畫作。
畫家簡介
列賓(1844~1930),19世紀末俄國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的杰出代表。出生于俄國邊境省份哈爾科夫的楚古耶夫鎮(zhèn)。列賓在故鄉(xiāng)接受了初步的美術(shù)教育,后進入彼得堡美術(shù)學院學習,打下了良好的繪畫基礎(chǔ)。列賓是極有責任感的民族畫家,他的油畫人物作品飽含激情,對人物的刻畫極有深度,深刻地展示了俄羅斯人民的苦難生活,鞭撻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和沒落。他的代表作還有《祭司長》、《查波羅什人給蘇丹王回信》、《拒絕臨刑前的懺悔》等。
油畫人物賞析:
19 世紀中后期,俄羅斯雖然表面上頒布了廢除農(nóng)奴制度的法令,但是由于封建剝削制度的根深蒂固,俄羅斯的廣大人民群眾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慘的生活境遇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列賓花費了4 年時間完成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一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油畫杰作,這幅畫寄托了畫家對下層人民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是他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最初的藝術(shù)化體現(xiàn)。
油畫人物畫面描繪了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背景是伏爾加河河畔,酷暑當頭,驕陽似火,在焦黃的沙灘上,一隊衣衫襤褸的纖夫正拉著一艘沉重的貨船艱難前行。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面目憔悴、精疲力竭,邁出的每一步都十分艱難。畫家本人曾對這些人物作過詳細的介紹,通過他的敘述我們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這些纖夫的身世、性格和精神特征。全畫共分為前、中、后三組,最前方領(lǐng)頭的名叫岡寧,他胡子花白,眼睛深陷,目光銳利而富含智慧,堅毅的面孔寫滿滄桑,眼看著前方,步伐堅定而從容。他曾當過神甫和唱詩班的指揮,被開除后成了纖夫。在畫家的筆下,他象征著整個民族最苦難的靈魂,敏感而自尊、智慧而堅定,可是怎么也逃脫不了被侮辱被欺凌的命運。他把纖繩繃得緊緊的,想以此擺脫靈魂深處的苦痛。在他右邊的那個憨厚漢子,赤露著雙腳,似乎和他嘮叨著什么。緊跟在后面的那個叼著煙斗的高個子,在畫面上顯得很突出,他纖繩松松的,好像對這種苦力活極為麻木、厭惡。稍左的那個健壯的漢子名叫加爾,以前曾是個敢于和惡浪搏斗的水手,畫面上他拼命地拉著纖繩,全身充斥著倔犟和抗爭的沖力。中間的一組,那個緊皺著眉頭的紅衣年輕人名叫拉利卡,他是個初來者,還不太適應這種苦力,他抬頭看著前方,似乎想要擺脫這種工作。緊靠在他里面的那個人正在患病,他用手擦著額頭的汗,沒有一點氣力,步履十分沉重。拉利卡后面的禿頂老漢,半倚著纖繩吞吐著煙草,和拉利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的中間是個只露出了頭部,皮膚黝黑的人。最后一組有三個人,前面的一個是個退伍軍人,他把帽子壓得很低,默默地拉著纖繩,他象征著俄羅斯農(nóng)民的過去、今天和未來,他們在家時向沙皇交租,被迫入伍后為沙皇打仗賣命,最后仍然如同被縛在俄羅斯土地上的一頭牲口。他的后方一個人低垂著頭沒有一點力氣,另外一個是個希臘人,他正回頭看著后方。
列賓在這幅油畫人物畫中深刻地刻畫出了十一個纖夫的形象,他們貧苦、艱辛、無奈的生存狀態(tài)是對俄羅斯吃人的沙皇制度無聲的控訴。作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現(xiàn)實主義畫家,列賓是俄羅斯人民的驕傲,正如斯塔索夫評價他的那樣:“他以勇敢、以我們無可比擬的勇敢??一頭扎進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傷心,顯示到最深處??就畫的布局和表現(xiàn)而論,列賓是出色的、強有力的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