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孟特楓丹的回憶》
作 者:柯羅
創(chuàng)作時間:1864 年
尺 寸:64 × 88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整個畫面上,湖光山色被描繪得朦朧清幽而又細膩,采用的色調(diào)和諧恬淡,一切都處在銀灰色的調(diào)子中。右邊的樹木枝繁葉茂,占據(jù)了超過四分之三的畫面;左邊主要是正在采摘樹上鮮菌以及地上野花的婦女和孩子們,這使整個畫面都充滿了生氣和情趣。作品暗部的處理突破了傳統(tǒng)的濃重的黑暗色調(diào),別具匠心地運用了有夢幻色彩的紫灰色。這一切都使畫面顯得更加優(yōu)雅而富有韻律,如一首夢幻曲,使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一幅深深打動人心的夢幻般的風景畫。
◎法國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風景畫大師柯羅的經(jīng)典之作。
◎獨具匠心的構圖,優(yōu)美典雅的抒情風格,薄霧籠罩下的風景。
畫家簡介
柯羅(1796~1875),法國19 世紀中期最著名的風景畫家。出生于巴黎一個富裕的時裝店主家庭。26歲才開始學畫,曾師米夏隆和貝爾坦兩位畫家學習繪畫,不過他真正的老師一直是大自然。他重視寫生,主張向大自然學習,發(fā)展出一種包含濃厚人情味的淡雅、詩意的畫風。代表作風景畫有《林中仙女》、《納爾尼橋》、《疾風》、《達芙萊鎮(zhèn)》等,人物畫有《戴珍珠的少女》、《藍衣婦女》等。
油畫作品欣賞:
《孟特楓丹的回憶》是柯羅晚年創(chuàng)作的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畫杰作,畫面美麗的像一首抒情詩,具有優(yōu)美典雅的浪漫主義色彩。畫中描繪的孟特楓丹位于巴黎北部的桑利斯鎮(zhèn)附近,景色十分美麗,是畫家早年經(jīng)常去散步和寫生的地方。這幅畫就是畫家對孟特楓丹優(yōu)美風景的回憶之作。畫面在一個清晨的湖邊展開。薄霧正在漸漸隱去,天地萬物好像剛剛從睡夢中醒來,遠處的湖面在薄霧中顯得朦朦朧朧的。湖中的小山和小山在水中的倒影隱隱約約地掩映在湖水深處,縹緲、美麗,就如同我們常說的蓬萊仙境一樣。畫面近處,右邊有一棵分出了許多樹枝的高大樹木,它的枝丫微微向左傾斜,遮天蔽日地占去了大半個畫面。樹上正開著毛茸茸的美麗花朵,仿佛一碰就會四散飛去。
清晨的陽光透過大樹茂密的枝葉照射過來,在樹上露水的映射下閃閃發(fā)光。湖邊的野草地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美麗無比。與大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畫面左邊一棵上端干枯了的小樹。在大樹的擠壓下,它也自然地向左邊傾斜,下面的樹身上開出了許多花。一個身穿紅色裙子的年輕媽媽正站在小樹下伸手采摘樹上的花朵,她的兩個孩子站在樹下,一個伸手指著小樹上的花,好像急于想得到花朵一樣,又仿佛在告訴媽媽要采摘那朵更好;她另外一個戴著紅帽子的孩子正蹲在地上采摘樹根的野花,十分專注的樣子。整個畫面清新、自然、典雅,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抒情意味,讓人禁不住浮想聯(lián)翩,如癡如醉。
畫面上的景物安排錯落有致,極為巧妙。遠處的山水都在背景的深處,起到了烘托和點綴的作用。大樹的樹根在畫面的右端,而整個枝丫卻鋪天蓋地占據(jù)了大部分畫面,把遠處的山水更是遮擋在朦朧的意境中,而顯然比例失調(diào)的小樹在三個人物的搭配下,微妙地達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平衡。采花人的出現(xiàn),更是為美麗的風景增添了詩意的浪漫主義氣息。
柯羅是一個師從自然、從不盲從而又兼容并蓄的畫家,他的時代經(jīng)歷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繪畫潮流的興起衰落以及印象主義的興起,但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者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向一切有益的繪畫理念、技法學習,但更尊重自然,并用各種手法、技巧去表達自己心目中的自然,走自己的路。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不要仿效別人,仿效的人總是要落在后面??你必須樸實無華地、按照自己的情趣去描繪大自然,絲毫不要受到古代大師或者當代畫家的影響。只有這樣,你才能畫出具有真實感情的作品??遵循自己的信念??千萬別做其他畫家的應聲蟲。”其實,這段話對所有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來說,都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
柯羅的繪畫是17 世紀法國畫家洛蘭風景畫過渡到印象主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在法國繪畫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